

来源:BBAPP体育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5-04-20 17:15:40
阳春三月,生机勃发。偃师这座活力之城,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的一次重大跃升。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核心,摒弃了传统的经济稳步的增长模式和生产路径,展现出高科技、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特性,完全契合新发展理念对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当下,偃师正全力以赴地迈向“新”,其发展动力源源不断。
阳春三月,生机勃发。偃师这座活力之城,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的一次重大跃升。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核心,摒弃了传统的经济稳步的增长模式和生产路径,展现出高科技、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特性,完全契合新发展理念对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当下,偃师正全力以赴地迈向“新”,其发展动力源源不断。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的一次重大跃升。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核心,摒弃了传统的经济稳步的增长模式和生产路径,展现出高科技、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特性,完全契合新发展理念对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当下,偃师正全力以赴地迈向“新”,其发展动力源源不断。
“新”字蕴含着巨大的机遇。2025年,偃师区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以推动高水平发展为主题,聚焦“四高四争先”,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扭住“三项重点工作”,用好“三个重要抓手”,围绕“锚定千亿总目标、再创偃师新辉煌”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实施“积极融入中心城区”主战略,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激发创新与产业的协同效应,推动高水平发展再攀新高峰。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硬支撑”,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服务项目就是服务发展大局。偃师区聚焦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项目为王”发展理念,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聚焦“362”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持续开展大员招商、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一大批事关全区高水平发展的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效。2024年,偃师区实施重点项目266个,完成投资253.8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24个,完成投资84.4亿元;滚动实施“三个一批”项目20个,总投资90.3亿元,项目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名列全市前茅。
项目建设的现场,就是实干比拼的考场。2025年,偃师区继续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开展项目攻坚行动,清单化、台账化推进总投资647亿元的349个项目,年度完成投资127亿元。确保强力科技铝箔容器、欧慎智能家居产业园等项目建成投产,推动一石科技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食品和生物提取(科技)产业园等115个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盯循环经济、新能源等领域34个产业项目,力争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不低于32个,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不低于92亿元。持续推进“转作风、大攻坚、建新功”行动,深化“一拼二转三包四帮”,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分包、例会协调、专班推进等机制,加快重点项目联审联批,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聚焦制约偃师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研究谋划,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规划“大盘子”,赢得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主动。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是偃师的强区之基、富民之要,也是偃师的潜力所在。偃师区按照“1338”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一手抓新兴起的产业培育、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决筑牢经济发展“压舱石”。
推动传统产业数智跃升。实施数智赋能行动,按照“一转带三化”“六新突破”要求,推动电线电缆、三轮摩托车、制鞋等传统产业创新发展,在外贸转型上持续发力。谋划实施“三化改造”重点项目35个,“一企一策”培育壮大重点规上企业21家。实施小微产业聚合行动,聚焦“一镇一业”发展格局,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小微产业园区支持政策,打造制鞋、电线电缆、三轮摩托车、新型包装材料、针织、智能家居等小微产业园区,形成集聚优势,实现产业高端发展,力争传统产业年产值增长均在10%以上。实施企业提质增效行动,通过改革改制、对标合作等,积极地推进总投资174亿元的118个优质存量做增量项目。加大“小升规”企业培育力度,重点推进钢制办公家具、制鞋等企业升规纳统,力争工业公司“小升规”入库25家。
加快新兴起的产业聚链成群。布局未来产业,以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落地建设为契机,围绕再生铝铜、动力电池、汽车拆解、废旧塑料四大行业,全面深化与河南循环科技产业集团合作,在材料改性增值上下功夫,推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回收示范线万吨高分子材料、城市环卫垃圾回收体系及分拣中心等项目尽快落地,打造循环经济产业优势支撑。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行动,着力打造“1+3”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培育主导产业增长极。壮大铝基新材料产业,聚焦延链补链,落实“双长制”,提升产业链配套水平,重点谋划铝精深加工产业园,推动优箔金属15万吨电池箔、新星轻合金10万吨锂电池箔材项目建成投产。做强先进金属材料产业,全力支持恩菲偃师研发基地发展,推动全钒液流电池及储能电站、巨申合金产业园尽快投产,促进恩菲钪锆、钪镁等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培优分子筛吸附和催化材料产业,支持建龙微纳提升本地供应链水平。做精信息显示材料产业,建成龙海电子玻璃二期,推动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链强链补链。强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梯次培育,力争培育百亿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4家、50亿级企业5家、20亿级企业10家。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偃师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扎实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赋能让偃师发展涌现勃勃生机。
全力以赴抓主体培育。按照“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企转新”思路,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行动,新增市场主体6000户、规上企业50家,实现“个转企”110户。强化长期资金市场融资,完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实无还本续贷扩围政策和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银团贷”,全年投放信贷资金80亿元、直接融资15亿元。推动凯利达生物、新义顺智能科技等4家企业进入洛阳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库,力争中原股权交易中心(四板)挂牌企业在55家以上。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用好“夏都商语”、“河洛益企”、民企大讲堂等平台,培训企业家12批3000人以上,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做大做强。
实施科学技术创新赋能攻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创新要素集聚,着力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支持建龙微纳、新星轻合金、中岳耐材建设洛阳市重点实验室,力锋科技、朗路智能家居等申报省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8个。实施“领航型”企业培育计划,持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培育河南省“瞪羚”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0家,力争规上工业公司研发费用支出增长17%以上、覆盖率突破80%,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健全科技转移体系,创新政企、校企、院企合作模式,办好科学技术创新创业大赛,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7亿元以上。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和用人机制,常态化开展“政录企用”,培育更多“中原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河洛青年创新创业人才”。
改革是推动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偃师区坚持改革破题、综合施策,聚力推进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投融资等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不断积蓄发展动能、破解发展瓶颈、重塑发展优势,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局长进大厅”活动,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提升行政审批服务质效。持续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深入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纠治小错重罚、多头处罚,推行轻微免罚、首违不罚,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强化府院联动,推动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执。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全面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建立“领导干部+责任部门+金融机构”服务专班,完善企业诉求受理、办理、反馈工作闭环,提升助企服务质效。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减税降费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管委会+公司”改革,落实支持激励政策,力争完成营业收入350亿元以上,确保在全省二类开发区中取得较好名次,努力进入全省一类开发区。加快“腾笼换鸟”步伐,盘活亚明科技、恒东新能源等低效闲置用地,积极处置“三未”土地,实现开发区用地提质增效、企业能级提升。加快平台公司产业化转型,争取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壮大10%以上。推动国金公司实现2A评级,支持洛神生物做好股改、上市工作。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摸排闲置低效国有资产2亿元以上。
创新投融资机制。紧盯中央政策,围绕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主动对接,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强化项目谋划和信贷投放,争取项目数量、资金数额位居全市前列。谋划储备专项债券项目100亿元左右,“三通过”项目40亿元左右。争取发行专项债券10亿元以上,积极争取土储和房储专项债券。强化金融支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通过政府搭台撬动金融资源协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水平,破解企业资金“天花板”,拓展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2025年,偃师区上下将勠力同心、勇毅前行,乘着新时代的东风,不负春光、不惧风浪,与时间赛跑、同时代并进,持续奏响铆足干劲拼经济、项目为王扩投资、抢抓风口强产业、千方百计促发展的奋进曲,奋力谱写现代化偃师建设新篇章。 (牛朝霞)(图片由偃师区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