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BBAPP体育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5-03-20 22:57:53
岭南春来早,人勤地生宝。春节刚过,汕头各地奋进节奏加速,不少企业抢订单、抓生产、拓市场,奋力实现新年“开门红”。
大年初九,位于汕头市龙湖区万吉工业园区的广东金晖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忙碌了起来。“今年现有订单量已超越5亿元!”公司副总经理吴鸿彬说。
距金晖隆几百米外,汕头市贝斯特科技有限公司主营各类塑料薄膜用高分子功能母料。公司副总经理刘文全说,“目前我们有400多吨的订单在做,且客户还在陆续下单,订单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新的一年,龙湖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精神,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发展基地”的目标,坚持制造业当家,把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培育转型作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的重要环节,围绕“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金晖隆目前已拥有世界领先级别的数字化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生产线%。其自主研发生产的“箱型固定充气式(永磁)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填补国内空白,实现替代进口。
据介绍,紧跟国家新能源发展的策略,金晖隆正专注于新能源断路器、储能宝、智能配电终端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实现了产品的智能化管理,大幅度的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订单旺、信心满。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金晖隆在2024年申报的“智能电网关键设备XGN”现代产业项目,已经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获批约30亩工业用地,实现了公司的第三次增资扩产。
“在广东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的鼓舞下,我们更坚定了创新引领的发展道路。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更多创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吴鸿彬和记者说,期望通过这次扩产,实现产值翻一番的目标,并向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产品领域进一步拓展。
汕头市贝斯特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获评为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这也是全市唯一一家。凭借独有母料技术和稳定的产品质量,公司产品广销国内外各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5%,居国内首位。
记者了解到,在去年市场之间的竞争压力下,贝斯特2024年出货量仍比2023年增长了12.51%,效益增长了11.73%。对于新一年的发展,企业充满信心。“2025年,我们力争产值保持同比增长10%以上。”刘文全说。
同样作为新材料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汕头市骏码凯撒有限公司在LED及半导体专用封装胶、键合丝等细致划分领域持续发力,奋力争当“隐形冠军”。
近年来,企业研发生产LED及半导体专用环氧树脂封装胶,用于封装芯片、保护电路板、固定电子元件等,相当于芯片的“外套”,为电子科技类产品提供全方位保护。产品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打破国内同种类型的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目前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当前,龙湖以高水平发展为牵引,引领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持续带领企业专注制造业特定细致划分领域,提高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截至目前,龙湖区拥有贝斯特、正超电气、金晖隆、骏码凯撒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78家。
放眼龙湖区,已形成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四个梯度层次分明、互相衔接的格局。
春节假期后,位于汕头市濠江区的海上风电创新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项目陆续开工。记者走访现场发现,产业园内河中路正在进行路面沥青收尾,即将准备道路附属工程的收尾施工;青州东路、沿江北路全线沥青层施工基本完成;渔港横三路、三寮路正在进行水泥搅拌桩开工准备作业。随着崭新的厂房框架拔地而起,宽阔的道路逐渐成形,现代化的配套设施正逐步完善,濠江区海上风电创新产业园雏形初现。
汕头市工业经济带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建明和记者说,海上风电创新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共分为2期,目前一期项目涉及的三条道路已在收尾阶段,二期项目包括道路基础设施、水体整治提升、园区配套建筑、园区土方平整等内容,“这几条主干道修建开通之后,将会极大畅通海上风电创新产业园内部交通循环。”
中铁十六局汕头海上风电创新产业园项目书记霍炬大年初六就赶回濠江工地,并参加了大年初八濠江区举办的“强产业、优环境、促协调,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濠江分论坛活动。论坛上,霍炬详细的介绍了该局全面调动技术、资金及相关优势参与助推“百千万工程”深入发展的实际行动与期望,把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二期工程第一阶段的进展逐一汇报,并表示将通过该局专业方面技术、精湛工艺与建筑资源助力濠江各项目建设,争取于今年底完成二期项目主体施工。
论坛上传递出对海上风电项目的重点关注,令在座的“风电人”都倍感振奋,海上风电产业是濠江区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濠江区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锚定高水平发展第一个任务,坚定“产业强区”发展路径,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加速打造具有汕头特色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生态体系,牢牢守好汕头海上风电发展主阵地的地位。
截至目前,海上风电创新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一期完成94.6%、二期启动建设。“四个一体化”产业园加快建设,链主企业金风科技厂房建成投产。世界单机测试容量最大的风机测试机位建成,六自由度动力学加载装置、风电培训中心等重点项目全面开工。海上风电产业链加快构建,主导产业乘风起势。
上海电气风电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江坤表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以国家战略为引领,瞄准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沿,提升风电产业技术引领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公司参与的高效联动、互信互利、合作共赢机制,才能更好地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汕头市、濠江区的强大力量。
他直言,随着汕头市海洋资源持续开发利用,未来汕头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将迎来大量市场订单,入驻的企业将全力以赴生产,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实现腾飞,为濠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动力。上海电气将继续加大在海上风电领域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同时,企业也将热情参加濠江区海上风电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工作,为区域产业的升级换代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全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提出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各地推动产业发展增添了信心和动力。次日上午,潮阳区委书记尤朝东即带队到汕头国际纺织城调研开工建设情况,鼓励商户要铆足干劲,抢抓时间,把握机遇,确保能够在3月19日按时顺利开业。
尤朝东一行实地察看纺织城整体建设情况、中国针织面料交易市场(北区)商铺装修及开业情况、八区厂房园区企业开业开工情况,仔细地了解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关切询问商户店面装修进展以及经营筹备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大家要坚定信心,共同把纺织城打造为更具影响力的全球纺织服装产业枢纽中心。
2月9日,汕头国际纺织城中国针织面料交易市场(北区)开业动员大会召开,尤朝东表示要举全区之力加快汕头国际纺织城建设,在基础设施、生活配套、政务服务、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原则,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保姆式、全方位服务。希望广大企业紧紧抓住汕头国际纺织城开业的难得机遇,紧盯时间节点,加快施工进度,力争早日投产并产生效益。
汕头国际纺织城在潮阳区落地开发建设,既是潮阳区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千亿级集群迈进的重要机遇,更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及推动高水平发展的重要载体。截至去年底,汕头国际纺织城累计投资70亿元,建设面积超28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1000家,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一期已交付使用。在加快建设的同时,汕头国际纺织城持续大力整合区域产业资源,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专业采购商及需求端企业前来参观交流、采购置业。
据了解,汕头国际纺织城与海门临港特色产业片区、金浦高新科技产业片区、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组成的“一城三园区”,总面积超2.5万亩,是潮阳区的重大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正加速扩围整合为省级潮阳产业园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今年初公布的经济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潮阳区固定资产投资、批发零售等多项指标增速在全市名列前茅,工业用电、快递业务量、网络零售、外贸出口等迅速增加,招商引资落地项目投资、到位资金总额均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潮阳英歌等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带旺城市热度,接待游客总量增速迅猛,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城市活力和高水平发展的强劲势头。
人勤春来早,实干正当时。潮阳区各重点项目施工现场快马加鞭推进项目建设,各企业工人集结到岗有序复工,纷纷抢抓机遇冲刺“新春开门红”,处处呈现一派繁忙景象,为潮阳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个个工人干劲十足……浓浓年味未散,汕头市潮南区各大纺织服装公司制作车间里,机器声与人声交织出新春奋斗的序曲,透露着企业新年奋起抢生产、抓订单的信心和决心。
立春万物苏,勤耕启新程。于2月5日召开的潮南区“强产业、优环境、促协调 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分论坛上,“大抓产业高质量发展” 成为潮南着重关注的关键词之一。
在潮南区,纺织服装是一张响亮的王牌,目前是全国最大、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最密集的家居服装、内衣和内衣面辅料及其配件原产地之一。记者走访发现,春节假期刚结束不久,潮南不少纺织服装企业便陆续复工,全力稳增长、力拼“开门红”,为全年旺开好局、起好步。
2月6日,农历正月初九,位于陈店镇北新工业区的广东卓尚服饰实业有限公司的内衣生产车间已有机器轰鸣声。这家企业以生产功能性内衣和哺乳内衣为主,目前车间的数条生产线正高速运转赶订单,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得益于陈店良好的内衣产业氛围,卓尚服饰从2016年开始研发哺乳内衣,经过迭代更新至今技术已十分纯熟。产品采取了特殊材料和设计,便于母乳喂养,还能保护组织,因此广受市场欢迎。
“公司有300多名员工,预计从农历正月十六起实现全面复工。”卓尚服饰总经理陈楚涛向记者介绍,新年新气象,开头势头好,公司对未来发展也充满期待。
对卓尚服饰而言,春节假期仅仅是生产销售旺季中的短暂休息。接下来的三月、四月、五月、六月才是内衣生产销售的关键期,今年卓尚服饰将积极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保持产能稳步提升。
复工复产忙,冲刺开门红。农历正月初八,位于峡山街道北环大道旁的广东安之伴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6条生产线的吊挂缝纫机设备不停运转,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全力赶制今年夏季家居服的订单。
安之伴是潮南本土企业,专注于功能性家居服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自年前以来,该企业订单呈现爆满状态,为确保按时交付,安之伴从正月初八便开始复工,72%的员工到岗赶制订单。预计到正月十六将实现全面复工,产能将迅速恢复至节前水平。
“今年春季成衣已经在年前生产完。计划到3月底,我们赶完夏季成衣订单,而到4月中旬就要开始赶制秋冬产品,目前有关秋冬产品生产尚处于筹备阶段。”安之伴采购部负责人翁俊杰说。
开年即开跑、起步即冲刺。当传统年俗与现代工业文明交融,轰鸣的机器声便成了一首动人的新春序曲。从这里出发,众多纺织服装企业正以奋进的姿态,奔赴热气腾腾的春天。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春节假期刚过,汕头澄海不少企业就铆足干劲忙生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为新一年发展开好头、起好步,力争实现蛇年新春“开门红”。
在澄海多家玩具企业展厅,造型各异的玩具让人目不暇接,蛇年新品尤其引人注目。广东新佳奇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刚推出两款机甲蛇。身披金银战甲的它们,十分酷炫。
“蛇的形态比较特别,很难在生动还原之余还保持‘萌萌哒’的感觉。”广东新佳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欣敏说,公司希望产品不仅仅局限在春节销售,而是全年均可畅销,所以决定把蛇与机甲结合,整体设计偏向酷炫风格。
“机甲蛇眼珠零件通透,尽显灵蛇神韵。身上有20多处可动关节,灵活展现酷炫姿态。”陈欣敏介绍,为了生动还原蛇的形象,机甲蛇的眼睛用了滴胶工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是在看你。”
这款产品推出后大受欢迎,还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上架。“去年12月中旬上市后,我们备的货已经卖完了,返单要等节后。”陈欣敏说,这几年,企业把握中国潮玩产业快速地发展的机遇,积极拥抱IP文化。目前,企业近八成的产品属于自有IP和联名IP,宇航员、圣诞树等单品销量都达到百万级别。
澄海作为玩具礼品之都,产业高质量发展历经几十年沉淀,产业集聚度很高,企业从中获益匪浅。“澄海已经打破了玩具模具共享的界限,公司近七成的积木零件来自汕头市高德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陈欣敏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大家分工明确,他们更注重研发设计。
在汕头市高德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的玩具生产车间内,机器操作声与工人脚步声交织,一派忙碌的景象。
“一线员工都没放假,春节期间也要加班。”高德斯党支部书记、董事陈艺生和记者说,岁末年初是玩具企业的生产高峰期,高德斯也在开足马力忙生产,目前主要以国内订单为主,在排产的订单已经到年中了。
在高德斯的模具生产车间调试现场,机器人如同遥控车般在走廊间灵活穿梭,地形数据实时被扫描并记录在电脑上,这一场景充分体现了智能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和成效。
“这种智能化的生产模式不仅提高了效率,更确保了生产线的稳定运行。”高德斯党支部书记、董事陈艺生说,目前生产线已全面投入运行,借助机器人投送与机械臂的联动操作,实现了全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从车间到仓储再到物流运送,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无需人工干预。
“新的一年,澄海玩具协会将通过与AI技术的深层次地融合,赋予传统玩具全新‘智慧’,实现与用户的个性化交互,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2月5日,在汕头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动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分论坛上,澄海玩具协会常务副会长陈烽畅谈新一年汕头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和工作想法。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到的DeepSeekAI和春晚上的机器人跳舞,相信很快我们澄海也会有类似的玩具出来。”陈烽和记者说,今年澄海玩具将加快AI在玩具生产制造、产品设计、营业销售平台等各环节的应用,运用智能机器人、智能生产管理系统、设备控制管理系统、智能立体超级仓库,建设一批无人车间、黑灯工厂,迎接玩具市场智能化的新风潮。
上一篇:“特”字当先 做优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