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BBAPP体育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5-02-20 09:08:45
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
根据该通知,2025年将加力推进设备更新、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快提升回收循环利用水平,充分的发挥标准提升牵引作用。
与2024年的“两新政策”相比,2025年“两新新政策”有不少新变化,部分与塑料加工上下游产业链紧密关联的有:
扩围支持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享受补贴的家电产品由去年的8类增加到2025年的12类
加快提升回收循环利用水平,向“加强回收循环利用能力建设升级”进阶,推动“资源回收利用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先生特别在1月8日的新闻发布上提到:
回收循环利用是“两新”工作的重要一环。废旧产品设备资源循环使用价值很高,比如一辆小型报废汽车,经过精细化拆解后,至少能回收废橡胶30多公斤、废塑料70多公斤、废钢铁700多公斤。
随着“两新”工作的深入实施,废旧产品设备报废淘汰明显加速。2024年,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量达到846万辆,同比增长64%。下一步,发改委将深入落实全面节约战略,结合“两新”政策的实施,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做好发展循环经济这篇大文章。
可以说,2025年“以旧换新”将为再生资源循环行业带来重大利好。那么,通知中与升级回收循环利用有哪些具体细则?
继续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高水平回收循环利用项目建设。支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加快设立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支持供销合作社系统发挥基层网点优势,加快健全标准化规范化回收利用网络,推动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加强回收循环利用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培育一批资源循环领域骨干企业。
推动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建设,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支持平台企业、第三方机构提供二手商品质量检验服务、信息擦除检验服务。支持符合质量等有关要求的二手车出口。鼓励对具备条件的废旧机电设施实施再制造,再制造产品质量特性和安全环保性能应不低于原型新品。面向自由贸易试验区复制推广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措施。
2025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废弃电器电子科技类产品回收处理工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尽快出台废弃电器电子科技类产品处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配套文件,明确纳入资金支持范围的企业标准和所需条件,带领企业环保化、规范化拆解。
加快推行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规范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税收秩序。实施再生材料推广应用专项行动,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支持汽车、电器电子科技类产品等生产企业提高再生材料应用比例。严厉打击“作坊式”回收拆解,依法依规查处非法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废弃电器电子科技类产品、退役新能源设备、退役动力电池等行为。
对标国际领先水平,提升重点行业和重要设备强制性技术、能耗、排放等指标要求,推进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质量和安全标准升级,加快制定智能家居、数码产品等领域能效或水效标准。
强化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标准供给,研究制定报废机动车、废弃电器电子科技类产品、退役新能源设备、退役动力电池等重点领域回收拆解和循环利用标准。
2025年底前按期完成“两新”领域标准提升行动方案明确的全部294项重点国家标准制定修订任务。
聚焦重要标准执行情况,完善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将家电、家具及建筑装饰装修用到的材料、电子及信息技术产品、交通用具及相关这类的产品纳入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研究将“两新”领域重点国家标准执行情况纳入中央质量督察考核。继续扩大能效和水效标识实施范围,组织遴选产品设备能效和水效“领跑者”。严格执行能耗、污染物排放等强制性标准,提升标准约束力。
根据1月8日发改委新闻发布会的介绍,2024年的“两新”在激活消费活力、拉动投资提高、促进产业升级和支撑绿色转型效果明显。
其中,“两新”标准提升行动已经发布了能耗、污染物排放等重要标准168项,2024年全国新增智能化社区废弃陈旧物资回收设施达到1.1万余个,1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占比高达90%。
根据实物工作量和节能降碳效果,发改委预计2024年“两新”政策落地形成的节能量约28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300万吨。
本次2025年“两新”政策特别提到加强回收循环利用能力建设升级,为循环经济探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